三有”原则对一件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符合“有趣、有用、有艺术性”的“三有”原则,才能称之为文化创意产品。目前,一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瓶颈即是没有对文化创意产品的特点建立准确的认知,因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力。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国家对博物馆教育、服务公众功能的强化,城市文化地标作用的凸显,走进博物馆的观众与日俱增,文化创意产品成为连接博物馆与观众,增强文化记忆的最佳载体。但就陕西省而言,一些博物馆还没有开展此项工作,一些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也处在产品没有突破,创新性不强,没有形成市场,影响力不大的初级阶段。
第一,资金投入不够。
总体来说,全额拨款博物馆的资金相对比较充足,用于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资金也相对充裕。差额拨款博物馆由于生存压力,能够投入到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资金极少,甚至没有。
第二,缺乏专业的设计团队。
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价值就表现在“创意”上,要实现上述“三有”原则的创意设计,必须要有专业的设计团队。
但是目前从事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的机构水平参差不齐,且都没有形成规模,所设计产品还处在贴标、仿制阶段,钥匙、抱枕、笔筒、贴画等同质化产品随处可见,缺乏“创意”。
再有,一些单位保守的观念,固有的利益链,致使外地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机构很难进入本地市场。
博物馆内部从事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人员并不具备行业经验和设计能力,常常是将文化创意产品等同于普通商品,缺乏选择适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合作企业的眼光。因此,一个地区从事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专业设计团队的储备水平就成为影响本地区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
如今,一些博物馆的经营活动还基本沿用20世纪80年代末普遍采用的个体承包制,即由单位的职工进行总体承包后,再对外进行二次转包。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博物馆只收取承包金,风险小,收入稳定;弊端是博物馆不参与经营管理,致使销售产品高度雷同,档次低,质量差,价格虚高。
落后的管理体制,单一的销售渠道已经成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发展的巨大阻力。现阶段,文化创意产品已经成为博物馆生动的文化名片,是延伸解读文物内涵的有效媒介,是博物馆最后的展品,也是观众带走的博物馆的记忆。与我国辉煌的历史文化相比,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上显得暗淡和落寞。
这里有外部环境与内部机制的原因,更需要博物馆的管理者运用创新思维,尊重专业设计人才,打破现有利益链条,拓展经营理念,以文博工作者的责任心开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