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建设|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形式与空间布局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被称为是立体的百科全书,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博物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坐标,是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教育、娱乐和学习等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中国自2000年以来便兴起了建设博物馆的热潮,正是因为这样的热潮,推动了国内博物馆的发展。而在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过程中,无论是采取什么样的展陈方法,空间的布局都显得格外重要。对于中国的博物馆而言,艺术、历史、综合和科学技术是博物馆展陈的4大主要类型。在科学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之下,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应当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不仅要考虑合理的空间布局,还要能够满足参观者的审美需要。这样,博物馆的发展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同时也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
多年前,笔者有幸参观了四川省成都市西北区的金沙遗址博物馆。这是一座遗址类的博物馆,是继三星堆文明以后,古蜀文化的又一都邑所在。笔者在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的过程中,深深地被这种历史遗存感所震撼。这样的遗址博物馆,展现的不仅仅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文化,同时更加体现了我国的考古挖掘水平、国家对文物遗址的保护意识和保护水平。此外,陕西的秦陵兵马俑,宏大的场面让后人叹为观止。该文物遗址的完美呈现,更加能够体现博物馆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首先,在室内展陈上,需要考虑的是不同藏品的实际需要,不同的文物所需要的展陈空间、展陈条件并不相同。对于现代博物馆的室内展陈而言,在设计考量上应当摆脱传统的展陈方式,尽可能地将参观者的需求和体验作为展陈设计的核心,实现新时期“以人为本”的展陈设计模式。
其次,在空间的布局上,应当实现区域化的展陈模式。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为例,其在室内展陈设计上就体现了区域化的特点,整个遗址博物馆分为遗址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金沙剧场、园林区等,不同的区域,展现出不同的文化价值;而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能够牵引观众走向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彰显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实物陈列的博物馆展陈方式,仿佛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当前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当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博物馆的展陈通过虚拟的方式展示出来,这种建立在三维立体技术之上的网络博物馆,其仿真的展示、特效的技术处理等,可以让很多实体的展示显得更加逼真。而这种逼真的展示,能够使博物馆的展示显得更加多样化,在信息的传输与共享上显得更加具有时代感,可以从根本上打破观众对传统博物馆的认识。
从根本上讲,数字化博物馆的引入具有很强的科普价值,这种智能化、数字化、共享化的虚拟世界,可以弥补实体陈列存在的不足,从而促进实体博物馆的发展。所以说,在博物馆的展陈形式上,将实体陈列与虚拟陈列有机结合起来,是当代博物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同时,也能够顺应当代人多样化的需求,实现博物馆展陈形式上的创新。
整个展馆由中轴内中央大厅分隔为南北2个展区。南北艺术长廊长260米,高28米;顶部有368个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藻井,有着独特的装饰,并兼采光、照明和通风等作用。顶楼有近2万平方米的屋顶绿地,表现出了环保和节能的理念。整个展馆营造了一种自然而充满亲和力的展示氛围,淡化了传统中规中矩而又充满深沉的展现方式。
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上,空间的布局是基础,是决定博物馆展览陈列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设计者在博物馆展厅的设计上,应当结合特定的建筑条件,运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以实现空间布局与流线设计的灵动性。此外,在博物馆的设计上,应当尽可能地融入现代建筑的设计元素,不仅要体现主次分明,还要有层层递进之感。在结合传统博物馆优势的基础之上,通过现代化布局元素的渗透,彰显现代博物馆的自然性和人性化。
总结下来,在现代博物馆的空间设计和布局上,应当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引入自然光。自然光的引入可以改变传统人造光的昏暗环境所带来了压抑之感,改变因为自然光不足给观众带来的不适感;
其次,室外休闲空间的营造。休闲的空间更加能够彰显博物馆在设计上的人性化、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总而言之,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和空间布局是博物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应当融入现代化的设计元素以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促进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创新,让博物馆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纪元。本文中,笔者仅仅是针对当前博物馆展陈设计以及空间布局进行了简要阐述,希望以此为广大的博物馆工作者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