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星特刊|博物馆为青少年打开通向世界的窗
博物馆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意为缪斯神庙,缪斯女神则是文艺与科学的象征。随着社会迈入精神消费阶段,人们也对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提出了诉求。在西方国家,博物馆具有三“E”功能,即Educate—教育国民、Entertain—提供娱乐、Enrich—充实人生,是国民接受美育最重要的地方之一。
伦敦大英博物馆
2006 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确定“5•18 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与青少年”,这是博物馆协会第一次将主题与某一特定受众群体关联。
在欧洲,很多国家都很重视博物馆的教育作用,强调博物馆是国家重要的教育资源,强调博物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必要性,如英国的《英格兰学龄儿童免费参观博物馆提案》;法国博物馆局与法兰西教育部联合向儿童每年定时举办“博物馆之春”活动等。
西方博物馆活动
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更是将“教育”与“为公众服务”并列为博物馆的核心要素。88%的美国博物馆有“K-12”(即“从幼儿到少年”)的教育项目;据保守估计,全美国的博物馆每年共为学生提供 390 万小时的服务,学生们相当一部分正式课程是在博物馆的展厅、教室、库房和图书馆等地进行的,美国的博物馆已经成为美国学生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
纽约大都会历史博物馆
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注重博物馆教育。教育是彰显博物馆公共性和公益性的重要标志,围绕精品展览和馆藏资源开展富有知识性、参与性、互动性的教育项目已成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能。博物馆要真正成为大众的文化场所、教育课堂,是社会对博物馆的要求,也是博物馆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中国的博物馆事业虽起步较晚,但作为地大物博的文明大国,经过100多年的蓬勃发展,现已有备案博物馆5500余家。随着社会进入精神消费阶段,人们也对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提出了诉求。
中国故宫博物馆,集中华瑰宝于一馆
我国博物馆教育处于快速发展的尝试阶段,正在探索一条够真正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群体提供符合其认知心理学特点的博物馆教育之路。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文物部门高度重视博物馆教育,将博物馆纳入教育体系,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有效连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入博物馆,从“游客”变成了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受众,从受众变成博物馆教育的粉丝。
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与史家胡同小学联展的
“中国古代科技系列精品课程”
山西博物院“魅力古建趣游学”青少年研学项目
《史记》用“博物君子”比喻才学渊博的人,中国博物馆教育正是希望孩子们可以博物致知,以一个个博物馆为一个个窗口,推开一扇扇看向世界的窗,去探索人生更多的惊喜。
深圳龙岭邮票博物馆(由岩星建设设计、建设)位于龙岗区龙岭学校初中部,是全国第一家建在中小学校园里的邮票博物馆。该馆不仅是邮票分享、推广邮票文化的重要交流场所,也是充分面向学生群体,以社会教育为核心功能的重要教育场所。
岩星设计、建设的龙岭邮票博物馆
展馆简约时尚,富有朝气,极具现代感和趣味性。分为四大空间结构,分别展示了中国邮票发展史、中国邮票设计艺术作品、邮票的社会意义和邮票精品等。为了实现核心教育功能,展馆保留了大量可供参观者互动和进行深度社会教育的物理空间,并设置了互动环节,如留影墙、观众邮票创作区等,营造着适用教育、交流的游乐园式博物馆氛围。(《深圳市龙岭邮票博物馆》文章回顾)
充足的物理空间
“小方寸”里有大学问
极具趣味的沉浸式互动教育
龙岭邮票博物馆馆长易隽是一名集邮爱好者,他深知每一枚邮票背后存在着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将自己多年珍藏的8000多枚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捐给社会,成立了龙岭邮票博物馆。
——龙岭邮票博物馆馆长 易隽
易馆长表示,博物馆可以用来做教育,也可以用来收藏、传播、研究历史文物,甚至可以单纯地只是一个供人们休息放松的场所。他希望龙岭邮票博物馆能成为孩子们的博物馆教育启蒙,让他们明白博物馆可以是一个有趣又好玩的地方,是一个可以进行终身学习的场所。
龙陵博物馆的《皮影之西游记》传统课程活化
学生们互动体验
龙岭博物馆《神秘的福建土楼》课程
学生们动手创造
龙陵博物馆教育戏剧
学生们解放天性
表演参赛
龙岭邮票博物馆的精彩纷呈,展现着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发展的巨大潜力。无论是为迎接时代挑战、丰富国民教育,还是为传承中华文化、扎实民族根基。“博物馆与青少年”都是一个要永远继续下去的话题,一个具有不断探索和研究意义的课题。